找到相关内容511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度众生要先度自己

    叫内学,佛法的修行是真正把根本找到了。自己内心里面的冲突化解,外面那个结是很容易解决的。内心里面,我举出一个例子,自利与利他,这个发生冲突。现在冲突化解不了,就是起心动念是为自己的利益,对跟别人的利益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11294691.html
  • 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

    才足以经世,悟足以传心,教足以契机,戒足以护法,操足以励世,规足以救弊。至若慈能与乐,悲能拔苦,广运六度,何莫而非妙行耶?”大师一生广行利他,护持正法,力挽明末佛教颓势,大力的弘扬净土法门:“非夫应身...

    宗淼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195064.html
  • 心智的培养

    ,奉献之苦中成长,牺牲本身也是苦,但这种苦,却创造了他人的快乐,也成就了自己的喜悦,这是佛教提倡的“双喜临门”。自利利他的价值观。   假如说我们的心真正有一个常的东西,不管怎么样,就会出现很多难以...

    道隆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303095482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

    前提。同时,大乘佛教平等慈悲、自利利他的伦理原则也对中国佛教的伦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。传统儒家伦理是适应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结构、为维护宗法等级秩序而形成的;传统儒家伦理主要是一种世俗伦理,关注的是宗法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25996040.html
  • 圣一法师:普门品闻记

    菩提心,继承诸佛志,尽此一报身;出世必先入世,自利必须利他;如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圆满菩提之大愿矣!   去年九月,我寺僧众恭请老法师光临,宣讲“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”八日,僧俗四众弟子,海...

    圣一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1496090.html
  • 广仁寺法脉源头——格鲁派的教义

    尚未想到一切父母有情还在轮回中受苦,我应发大慈悲大菩提心,修六度【109】行,度一切众生皆出轮回。要心怀大志,才是大乘菩萨,才是上士之道,才是真正佛道。   上士道的修心次第以要发大心,专为利他最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229611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佛学著作简介

    而已。不是!而是强调“人身难得、佛法难闻”,肯定人身的稀有难得,进而把握珍贵的人身而修菩萨行。要以正见为先导,以“净心第一、利他为上”为原则,弘扬正法,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真义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1396484.html
  • 达观法师:无常法门的理论与实践

    自利名小乘,救世利他名大乘;声闻缘觉为小乘;诸佛菩萨为大乘。   然《金刚经》上说:“一切法,皆是佛法。”因一切法,皆是因缘所生,实无一法可得,所以诸法是平等一相。有学人认为...

    达观法师

    达观法师|无常法门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12133325791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西方发愿文解讲记(三)

    度生就一定要求生西方;不生西方则已,一生西方就必须回入娑婆。   又问:刚想去又想回来,不是进退踌躇,志愿不决定吗?   回答:先求自利,所以发愿往生。后求利他,所以需要回入。虽然发心时是一次性发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西方发愿文解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85645325675.html